本文目录一览:
“风轻云淡,望断南飞燕”出自哪首诗?
1、原诗: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现代:毛泽东 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注释:望断:望得久,望得远。长城:借指长征的目的地。
2、这是一首现代诗,选自《诗刊》1990年第6期,原题为“诗人毛泽东”,作者任先青是当代诗人。不是毛主席写的。
3、天高云淡 天气晴朗,天空云少而高、轻薄而淡。指秋天的天空。
4、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出自毛主席1935年10月所写的一首词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,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为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,抒发了“长缨在手”定当“缚住苍龙”的革命豪情。
5、《秋词》唐代: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译文: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,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。万里晴空,一只鹤凌云飞起,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。
6、是的 这首诗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。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,远望云天,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,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。
抬头望断南飞燕是谁的
出自毛泽东的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:“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”释义:长空高阔白云清朗,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。
这首诗写的是秋季。诗中有 望断南飞雁一句。意为: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。创作时间也是10月份。1935年8月,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,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。
是的 这首诗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。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,远望云天,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,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。
《秋词》唐代: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译文: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,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。万里晴空,一只鹤凌云飞起,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。
望断南飞雁。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1935年10月 【注释】:六盘山:在宁夏南部,甘肃东部。望断:望尽。屈指:屈指计算。
“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”秋高气爽,万里晴空飘浮着几缕淡淡的白云,伫立山顶,极目凝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消失在碧空的尽头。
风轻云淡,望断南飞燕.是谁的诗或词中的句子
1、出自毛泽东的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:“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”释义:长空高阔白云清朗,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。
2、是的 这首诗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。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,远望云天,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,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。
3、诗经中与水有关的句子:最为名句:《诗经 国风 秦风 蒹葭》: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 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 蒹葭萋萋,白露未曦,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